关于批准发布《铝合金中厚板搅拌摩擦焊接工艺与控制规范》等3项团体标准的公告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批准《铝合金中厚板搅拌摩擦焊接工艺与控制规范》《激光机器人焊接过程监测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无人车复杂动态场景主动感知与理解技术规范》3项团体标准, 现予以公布。
附件:批准团体标准一览表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
2025年8月26日
关于批准发布《铝合金中厚板搅拌摩擦焊接工艺与控制规范》等3项团体标准的公告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批准《铝合金中厚板搅拌摩擦焊接工艺与控制规范》《激光机器人焊接过程监测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无人车复杂动态场景主动感知与理解技术规范》3项团体标准, 现予以公布。
附件:批准团体标准一览表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
2025年8月26日
杨先生离开的时候一定很欣慰。他的一生,为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强盛,人类的进步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杨先生在他快满九十岁的时候写下这样一首诗,我把它翻译成中文如下:
On Reaching Age Ninety
九十抒怀
Mine has been
我的一生是
A promising life,fully fulfilled,
沐光而行的一生,
如斯如愿;
搅拌摩擦焊接技术(Friction Stir Welding)自上世纪90年代发明以来,迅速在航空、航天、船舶、轨道交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成为21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焊接技术之一。近年来,以搅拌摩擦加工/增材制造(Friction Stir Processing/Additive Manufacturing)为代表的一系列固相加工技术进一步丰富了搅拌摩擦的技术内涵。本文主要介绍了搅拌摩擦焊接和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结合近年国内取得的技术突破和装备发展现状,探讨了理论和工程应用面临的技术挑战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搅拌摩擦焊网9月24日讯 近日,湖畔焊接科技研发成功便携式智能爬行搅拌摩擦焊设备。 轨道列车、船舶制造等领域需要将大尺寸铝合金部件进行装配和搅拌摩擦焊,以满足产品的尺寸要求。 为了满足大尺寸铝合金部件全尺寸焊接时的刚性需求,目前多以龙门框架式搅拌摩擦焊设备为焊接载体、该设备体积庞大、制造周期长、一次性投入高、且多以专机为主,难以满足现代制造业敏捷生产、柔性化制造的需求。 智能爬行机器人搅拌摩擦焊装备,将搅拌摩擦焊的刚性需求和机器人的柔性进行了有机整合,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该装备功能强大集成度高、重量轻、灵活度高,可实现1-8mm铝合金结构件一维和二维焊缝的焊接,不受产品尺寸的限制,可快速灵活部署、实现场外焊接,代表了未来装备的发展方向。
长春理工大学龙门搅拌摩擦焊试验设备采购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一、项目编号:采购计划-[2025]-09630号-(TC259509E)
二、项目名称:长春理工大学龙门搅拌摩擦焊试验设备采购项目
搅拌摩擦焊网9月24日讯 9月20日至23日,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开幕,大会现场重磅发布安徽省制造业领域十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其中,万宇科技自主研发的高强度固相复合关键技术装备(SCP)作为十大成果之一,凭借其颠覆性创新和广泛应用前景,成为全球制造业关注的焦点。
固相复合技术(SCP)被誉为固相复合领域的“金属织布机”。该技术是一种在不熔化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大塑性变形热机耦合作用将两种或多种金属结合,突破传统金属连接工艺限制,可将铝、铜、钛、钢等异种金属在微观层面实现“无缝编织”,形成2D平面及3D立体结构的高强度复合材料。其核心优势包括:
搅拌摩擦焊网9月21日讯 9月18日至20日,第四届全国搅拌摩擦焊接与加工学术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先进焊接与连接专业委员会指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制造专委会、国防科技工业焊接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制造及材料专业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先进制造与装备专业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压力焊专业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青年工作组、陕西省摩擦焊接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等10家机构协办。
搅拌摩擦焊网9月4日讯 据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报道,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2035005)的资助下,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石磊、武传松教授率领课题组持续攻关,在镁/铝异质合金超声辅助搅拌摩擦焊接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Unveiling the mechanism of ultrasonic vibration on suppression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 growth in Al/Mg dissimilar friction stir welding”为题,在线发表于材料科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影响因子13.8,在全球96种冶金科学与工程SCI收录期刊中排名第2)。石磊教授为该文第一作者,武传松教授为通讯作者,山东大学为唯一完成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