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当前,安徽坚持把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也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正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而肥西县精准选择新能源汽车赛道,加快打造2000亿元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日前,大皖新闻记者走进万宇科技、均胜汽车安全系统等合肥产业基地,感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
研发全球领先技术服务新能源车企
位于合肥高新区柏堰科技园的安徽万宇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万宇科技),以搅拌摩擦焊及其衍生技术为核心,对焊接成型中的难点问题、卡点工艺持续攻关,公司服务范围涵盖绝大部分国内主要新能源车企。
万宇科技生产车间,焊接机器人正在工作
在万宇科技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焊接机器人正在进行搅拌摩擦焊,不用任何焊材,焊接出的焊缝光滑平整。“它的焊缝特别平整,而且焊接速度很快,一分钟能焊2米左右。与传统焊接技术相比,搅拌摩擦焊的焊缝可靠性提高近30%,生产效率提高近20%。”安徽万宇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童志祥介绍。
万宇科技自2022年落户合肥,瞄准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部件制造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需求,自主研发出了首台重载六轴机器人柔性搅拌摩擦焊接装备、首台智能双回抽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装备、首条新能源汽车电池冷板搅拌摩擦焊生产线等多个智能制造领域的重器、利器。
“目前路上跑的10台新能源汽车中至少有2台半使用了万宇科技的设备或方案。”童志祥表示,世界前十的新能源车企,万宇科技服务了其中7家;中国国内主要的13家新能源车企,万宇科技服务了其中12家;国内80%以上的氢燃料电堆箱体都是由万宇科技生产。
面向全球提供汽车安全技术方案和服务
均胜电子是一家全球化的汽车零部件优秀供应商。地处肥西经济开发区的均胜汽车安全系统合肥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20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投资约10亿元,建设乘用车方向盘生产车间、安全气囊生产车间、测试验证实验室、仓储物流中心及研发办公中心等。
在方向盘发泡生产车间,记者看到,这里的自动化程度很高,机械手正在进行全流程的生产加工,而给方向盘蒙皮的缝纫车间更多地需要依赖人力,员工们分组配合,正在有序地进行皮革的打磨粘贴和缝线修边等工作。
“公司之所以选择在合肥落户,是因为这里产业基础好、应用场景多,值得期待。”均胜汽车安全系统(安徽)有限公司运营经理周翔说,肥西均胜汽车安全项目合肥产业基地为一期,用地120亩,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
记者了解到,均胜汽车安全项目规划生产车用方向盘和安全气囊,2026年达到全负荷生产状态。到2026年完全建成后,将以肥西为中心向全球的战略客户提供汽车安全的技术方案与技术服务。该项目拟打造成为均胜汽车安全亚洲区最大的研发中心,将具备汽车安全系统研发功能和批量性实验功能。
肥西加快打造两千亿规模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近年来,肥西县精准选择新能源汽车赛道,坚持龙头带动,加快打造两千亿规模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目前,新能源汽车以江汽华为年产30万辆高端智能乘用车项目为引领,集聚中车时代IGBT芯片、宁波均胜汽车安全等全球龙头20余家,基本形成了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整合江汽成熟的整车制造经验和华为全球顶尖技术优势,建设投资超百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填补国产豪华型新能源乘用车空白,预计2024年三季度首台整车下线,四季度实现量产。”肥西县相关负责人介绍,支持江淮汽车做大做强,全力保障高端乘用车项目尽早投产见效,积极发展新能源商用车等领域,快速扩大整车产业规模;以整车为牵引,不断完善汽车产业链体系建设,成功引入一批头部企业,打造新动谷、动力园等若干个“百亿级”零部件园区;依托招商车研华东汽车检验检测中心,联动江汽高环跑道整车试验场、均胜安全高等级碰撞实验室等资源,打造服务整个长三角区域的新能源汽车全资质检测基地。
目前,肥西县已集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近100家,基本形成了高端整车引领、零配件组团国际龙头汇聚、后端服务市场具备世界级检测能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集群规模加速向两千亿级迈进。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强劲
合肥市着力构建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保持强劲发展态势。数据统计,今年1至10月,合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12.1%,汽车产量达110.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60.1万辆、同比增长近2倍。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逐步健全,持续招引配套企业,前三季度,亿元以上双招双引项目137个、投资超1500亿元、居全省第1。推动制造向“产品+服务”延伸,招商车研华东研发检测基地项目开工建设,汽车行业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德凯测试中心试运营,优信汽车再制造工厂店正式营业、年再制造能力将达10万台。
在创新方面,合肥与大院大所共建6家汽车领域新型研发机构,组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60家创新平台,中国科大、江汽集团智能新能源汽车联合实验室揭牌运行。开展“车芯屏”协同攻关,组织开展20多项汽车技术研发项目,完成16种零部件、23种芯片的本地化验证。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支持校企共建比亚迪、长安等汽车产业学院,每年输送汽车人才8000名,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人才超10万人。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今年新建各类充电桩5.6万个,累计达15.4万个;建设换电站75座,车桩比达1.38:1,实现城市小区、旅游景点全覆盖。合肥还拓展应用场景,开放骆岗公园无人驾驶体系等20个场景,成为全国首个“全域开放”的省会城市,争创国家车联网先导区。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