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ess corrosion behavior of friction stir welding joint of 7N01 aluminum alloy
Stress corrosion behavior of friction stir welding joint of 7N01 aluminum alloy
王国庆(1966.4- ),男,宇航制造工程领域专家,辽宁省朝阳市人。1988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2010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CIO);兼任装发先进制造技术专业组副组长;曾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制造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长期致力于火箭装备金属结构制造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工作,在运载火箭及氢氧发动机制造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开创性成果,为我国多型火箭装备研制及批产做出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71篇,获发明专利59项。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英国TWI布鲁克奖。
2016年11月6日至9日,第一届全国搅拌摩擦焊接与加工学术会议在桂林市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由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压力焊专业委员会、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首都航天机械公司、中国-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以及《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编辑部协办。
摘要:以7N01-T4合金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标识材料示踪法,进行了搅拌摩擦焊(FSW)和超声辅助搅拌摩擦焊(UAFSW)对比实验,重点研究了轴向超声振动与搅拌针螺纹耦合作用下搅拌区(SZ)金属的流动行为。结果表明,施加轴向超声振动没有改变SZ金属沿焊接方向的宏观流动行为(如弧纹间距保持不变),但加剧了轴针影响区(PDZ)金属沿板厚方向的环形涡流运动,同时超声作用下轴肩与搅拌针端部的高频锻压作用促进了轴肩影响区(SDZ)和涡流区(SWZ)金属的流动。在分析轴向超声振动条件下搅拌针周围金属受力状态基础上,提出了微区“抽吸-挤压”效应模型,解释了轴向超声振动提高SZ金属流动能力的本质。当采用有螺纹的搅拌针焊接时,轴向超声振动与搅拌针螺纹的耦合作用所产生的微区“抽吸-挤压”效应导致SZ金属流动能力显著提高。当采用无螺纹的搅拌针焊接时,施加轴向超声振动显著降低搅拌针对SZ金属的剪切作用,导致SZ的金属流动能力减弱,更容易形成焊接缺陷。
在中国著名焊接专家、中国工程院关桥院士及团队的努力下,搅拌摩擦焊引进中国。2002 年,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625 所)和英国焊接研究所 (TWI) 在北京共同签署搅拌摩擦焊专利许可和合作协议,并且在技术合作基础上共同成立了中国地区搅拌摩擦焊技术发展和应用推广中心——中国搅拌摩擦焊中心。
日前,由中国南车浦镇公司试制的首辆铝合金搅拌摩擦焊(FSW)样车车体试制成功。这是国内第一辆各大部件均采用FSW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技术制造的铝合金车体,为FSW技术在国内轨道交通行业的应用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搅拌摩擦焊在焊接过程中不需要焊丝及保护气,焊接变形及残余应力小,节能环保,该技术一经问世,便在工业领域中得到了极大的应用。国际上有多家企业都将该技术成功地应用在轨道交通行业。国内在轨道交通行业仅在窗下板等小部件中采用FSW技术,公司以上海13号线项目为依托,开发出城轨车辆大部件搅拌摩擦焊工艺,项目实施过程中攻克解决了大部件搅拌摩擦接头设计复杂、焊接难度大、平面度难以控制;型材装配间隙、工装、碾压方案及优化工艺参数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与现有的MIG焊工艺相比,搅拌摩擦焊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极大的提高了侧墙平面度及车体整体美观度。